圖片新聞
近日,國際學術期刊《Cell Research》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/抗病毒研究中心彭珂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,論文題為“SARS-CoV-2 Z-RNA activates the ZBP1-RIPK pathway to promote virus 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”(新冠病毒Z-RNA激活ZBP1-RIPK3信號通路促進病毒誘發的炎癥反應)。
新冠病毒(SARS-CoV-2)疫情目前仍在全球范圍內肆虐,嚴重威脅人類健康。新冠病毒感染誘發的肺部重度炎癥反應是導致肺部損傷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和多器官衰竭并最終造成患者死亡的關鍵原因。在新冠肺炎病情發展的中后期,有效的抗炎治療是救治重癥患者的重要手段,解析SARS-CoV-2感染誘發炎癥反應的機制,將為開發更高效的臨床治療方案提供理論依據。
武漢病毒所/抗病毒中心彭珂課題組與廣州實驗室周鵬研究員團隊,以及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的呂奔教授團隊開展合作研究,首次在肺上皮細胞模型中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誘發炎癥反應的機制。研究發現SARS-CoV-2感染可誘發病毒Z-RNA(具有左手雙螺旋結構的RNA)形成,形成的Z-RNA通過結合ZBP1激活ZBP1-RIPK3炎性通路。結合新冠感染的小鼠模型,研究進一步發現ZBP1-RIPK3炎性通路激活將促進細胞因子釋放和免疫細胞招募,造成肺部免疫病理損傷。肺上皮細胞作為新冠病毒肺部感染重要的靶細胞,在感染初始階段釋放大量感染性的病毒粒子并誘發炎癥反應,進一步通過招募免疫細胞釋放大量細胞因子,放大免疫反應最終造成細胞因子風暴導致肺部重度免疫病理損傷。這項研究揭示了SARS-CoV-2感染激活ZBP1-RIPK3炎性通路誘發肺部炎性病理損傷的機制,將為開發更高效的抗炎手段提供理論參考。
武漢病毒所副研究員李淑芬,實驗師張玉蘭以及博士生管真瓊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,武漢病毒所彭珂研究員,廣州實驗室周鵬研究員,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呂奔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。該工作得到了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、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。
論文鏈接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422-022-00775-y

圖示:SARS-CoV-2感染誘發ZBP1-RIPK3信號通路激活模式圖